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必将面临一场教育变革。如何响应这一时代潮流,推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如何继承和创新,让传统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对教育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经济相对欠发达,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它不拼硬件,而是在软实力上下功夫,确保物尽其用。为此,沁阳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从“小”处着眼,在“点”上谋划,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区域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利用优质资源找准融合关键点,解决重点、难点、易错点(即“一优三点”),按照“三围绕三结合”基本路径(围绕课标教材,结合重难点;围绕课堂教学,结合师生互动;围绕技术手段,结合数字资源,深入探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微课应用),以“每单元一个教学案例+N个资源包”为基本构成,编撰完成涵盖初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指南”(1.0版),以帮助全市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学指南”的推广应用,为全市教师带来较大方便,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也暴露出一些亟须改进的问题。
电机模型教具是非常直观的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将抽象的理论教学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电机理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价值。
模型作为制作理念的具体表达,具有三维直观、真实准确的特点,是课题设计较终,也是较为重要的设计表达形式。通过模型制作,学生可以对真实可触的设计模型进行触摸和体验,对课题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推敲和完善。对于课题工艺步骤设计学生,模型的制作是较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是学生具备的技能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方式和加强学生的综合训练等几方面不可缺少的教学的一部分。
中国对地球仪的出版发行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国家测绘部门负责审核地球仪的地图内容,审核通过,发放审图号;国家出版部门负责管理地球仪出版发行需要的书号。国内出版发行的地球仪有1600多种款式规格。